在Linux系统中,backlog
(未完成连接队列)与内存占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,但它们并不直接等同。backlog
主要指的是监听套接字的未完成连接队列,用于存储那些已经完成TCP三次握手但尚未被应用程序接受的连接。以下是backlog
与内存占用的关系及优化方法:
内存占用组成:
used
),还包括缓冲区(buffers
)和缓存(cached
)部分。这些部分虽然被标记为已使用,但实际上可以被系统快速释放以响应新的请求。Backlog队列的内存占用:
backlog
队列本身占用的内存相对较小,但它反映了系统处理连接请求的能力。合理设置backlog
可以防止在高并发情况下大量连接请求被拒绝。查看Backlog:
ss
命令:ss -lnt
netstat
命令:netstat -lnt
设置Backlog:
listen
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来指定 backlog
的大小。例如:listen(sockfd, SOMAXCONN);
其中 SOMAXCONN
通常是一个系统定义的最大值。调整系统参数:
backlog
设置。例如:net.core.somaxconn 4096
net.ipv4.tcp_max_syn_backlog 8192
/etc/sysctl.conf
文件中进行配置,并使用 sysctl -p
命令使其生效。应用场景:
backlog
可以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。总之,通过合理设置和管理 backlog
,可以有效地提升服务器的网络性能和稳定性,避免因 backlog
设置不当导致的连接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