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系统预防Exploit攻击的核心措施
定期使用yum update
或dnf update
命令更新操作系统内核及所有已安装软件包,及时修补已知安全漏洞。建议启用自动更新(通过yum-cron
服务),确保系统始终运行最新安全版本,减少被已知Exploit利用的风险。
/etc/ssh/sshd_config
文件,将PermitRootLogin
设置为no
,禁止root用户直接通过SSH登录,降低账户被暴力破解的风险;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
),配置SSH密钥对(PubkeyAuthentication yes
),提升远程登录的安全性;sudoers
文件,限制用户可执行的命令范围;visudo
命令配置具体可执行的命令,防止滥用sudo。启用并配置firewalld
(推荐)或iptables
防火墙,仅开放系统运行必需的端口(如HTTP的80端口、HTTPS的443端口、SSH的22端口),关闭所有不必要的端口。例如,使用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service=https
开放HTTPS服务,再通过firewall-cmd --reload
保存规则,阻止非法IP访问系统。
编辑/etc/selinux/config
文件,将SELINUX
设置为enforcing
(强制模式),启用SELinux的强制访问控制功能。SELinux通过限制进程权限,防止恶意代码执行或越权访问系统资源。需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调整SELinux策略(如setsebool
命令),平衡安全性与可用性。
使用漏洞扫描工具(如Nessus
、OpenVAS
、Nmap
)定期扫描系统,检测潜在的安全漏洞(如未打补丁的服务、弱口令、开放的高风险端口)。及时修复扫描结果中的漏洞,避免被Exploit攻击利用。
/var/log/secure
记录SSH登录信息、/var/log/messages
记录系统运行日志),使用journalctl
命令查看实时日志,及时发现异常行为(如频繁的登录失败、陌生IP访问);Snort
、Suricata
),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,识别并预警恶意行为(如端口扫描、SQL注入);auditd
服务记录系统活动(如文件修改、用户登录),配置日志轮转(如logrotate
),防止日志被篡改或覆盖。定期对关键数据(如数据库、配置文件、业务文件)进行备份,采用异地存储(如云存储)或离线存储(如移动硬盘)方式,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。定期进行恢复演练,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,以便在遭受Exploit攻击(如勒索软件)时快速恢复系统。
安装CentOS时选择“最小化安装”(Minimal Install),仅安装运行业务所需的组件(如Web服务器、数据库),避免安装不必要的软件包(如图形界面、办公软件),减少系统的攻击面。禁用不需要的系统服务(如FTP、邮件服务),通过systemctl disable <服务名>
命令停止服务,并设置开机不自动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