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bernetes在CentOS上的资源调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调度器的工作原理
Kubernetes的调度器(kube-scheduler)负责将Pod分配到集群中的合适节点上。调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:首先是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节点,这个过程称为预算策略(predicate);然后对通过的节点按照优先级排序,这个是优选策略(priorities);最后从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节点。
调度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
- 预选(Predicates):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节点,如资源不足、标签不匹配等。
- 优选(Priorities):为通过预选的节点打分,如资源余量、亲和性规则等,选择最优节点。
- 资源限制:为Pod指定所需的资源量,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。
- 亲和性与反亲和性:允许Pod根据节点的标签或其他Pods的位置来选择调度位置,从而优化资源利用和避免资源争用。
- 污点与容忍:节点可以设置污点以防止某些Pods调度到该节点上,而Pods可以定义容忍以允许调度到有相应污点的节点上。
- 资源拓扑感知调度:根据节点的NUMA拓扑结构进行CPU分配,减少CPU争用。
自定义调度器
对于特定需求,可以实现自定义调度器来满足特殊的调度要求。
通过合理配置这些调度策略,可以显著提高Kubernetes集群的资源利用率和应用程序的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