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准备
在VirtualBox中启动Linux系统前,需完成两项基础准备:
- 下载必要软件:从VirtualBox官网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(如Windows、macOS或Linux),并获取目标Linux发行版(如Ubuntu、CentOS)的ISO镜像文件(建议选择LTS长期支持版本以保证稳定性)。
- 硬件要求:确保主机系统支持硬件虚拟化(Intel VT-x或AMD-V),并进入BIOS/UEFI设置启用该功能(若未启用,VirtualBox可能无法正常启动虚拟机)。
二、创建Linux虚拟机
- 打开VirtualBox并新建:启动VirtualBox后,点击主界面左上角“新建”按钮,进入虚拟机创建向导。
- 配置基础参数:
- 输入虚拟机名称(如“Ubuntu-22.04-VM”),选择“类型”为“Linux”,“版本”根据下载的ISO镜像选择(如Ubuntu对应“Ubuntu (64-bit)”);
- 分配内存:建议至少分配1GB(桌面版如Ubuntu可分配2GB以上,服务器版如CentOS可分配4GB以上);
- 创建虚拟硬盘:选择“动态分配”(节省主机空间,随使用增长)或“固定大小”(性能更稳定),大小建议至少20GB(满足系统安装及基础软件需求)。
三、配置虚拟机设置(关键步骤)
创建虚拟机后,需调整以下设置以确保Linux系统能正常启动:
- 设置存储:选中虚拟机,点击“设置”→“存储”,在“控制器:SATA”或“控制器:IDE”下点击“空”光盘图标,右侧“选择光盘文件”浏览并选择下载的Linux ISO镜像(此步骤确保虚拟机从ISO启动,而非空白硬盘)。
- 调整引导顺序:点击“设置”→“系统”,在“引导顺序”栏中,将“光盘”拖至顶部(优先从光盘启动),取消勾选“软盘”(若无需使用)。
- 配置网络(可选但推荐):点击“设置”→“网络”,选择“网络适配器1”,连接方式可选:
- NAT(默认):虚拟机共享主机IP,可访问外网但宿主机无法直接访问虚拟机;
- 桥接模式:虚拟机直接连接物理网络,与主机处于同一局域网,宿主机可直接访问虚拟机(适合需要远程连接的场景);
- Host-Only:仅主机与虚拟机之间通信(适合测试环境)。
四、启动Linux系统
- 启动虚拟机:在VirtualBox主界面选中已配置好的Linux虚拟机,点击顶部工具栏“启动”按钮(或右键选择“启动”→“正常启动”)。
- 进入安装界面:虚拟机将从ISO镜像启动,显示Linux发行版的安装界面(如Ubuntu的“Try or Install Ubuntu”、CentOS的“Install CentOS”),选择“安装”选项(部分发行版需先选择语言,再进入安装向导)。
- 完成安装:按照安装向导提示完成后续步骤(设置时区、键盘布局、root密码、用户账户、磁盘分区等),安装完成后虚拟机会自动重启(部分发行版会提示“移除安装介质”,需在VirtualBox的“存储”设置中移除ISO镜像,或直接重启虚拟机)。
五、常见问题解决
- 虚拟机无法启动:
- 检查主机是否支持硬件虚拟化(进入BIOS/UEFI设置,启用Intel VT-x或AMD-V);
- 确认ISO镜像文件完整(未损坏),可重新下载验证;
- 调整虚拟机资源配置(如增加内存、硬盘空间)。
- 启动后黑屏/卡顿:
- 安装VirtualBox Guest Additions(增强功能):启动Linux后,在VirtualBox菜单选择“设备”→“安装增强功能”,挂载ISO并运行安装脚本(解决分辨率自适应、共享剪贴板等问题);
- 关闭不必要的虚拟机功能(如3D加速,若出现图形问题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