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 SecureCRT安全设置
    
        小樊
        47
        2025-09-20 15:07:46
        
     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一、SSH协议与加密配置(基础安全保障)
- 优先使用SSH2协议:SSH2相较于SSH1具有更强大的加密算法和更高的安全性,是当前SecureCRT连接Linux的首选协议。配置路径:会话属性→Connection→Protocol→选择“SSH2”。
- 优化加密算法强度:在SSH2设置中,选择安全的对称加密算法(如AES-256-GCM、ChaCha20-Poly1305)、密钥交换算法(如ECDHE-RSA、curve25519)和消息认证码(MAC)算法(如hmac-sha2-512)。避免使用弱算法(如3DES、Blowfish),确保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。
- 禁用SSH1协议:SSH1存在已知安全漏洞(如IP欺骗、密钥泄露),若服务器支持SSH2,务必在SecureCRT中禁用SSH1协议。
二、身份认证安全强化(防止未授权访问)
- 启用密钥认证并禁用密码登录:
- 在SecureCRT中生成RSA密钥对(建议密钥长度≥2048位,优先选择Ed25519算法),步骤:工具→创建公钥→选择“RSA”或“Ed25519”→设置密码短语(增强私钥安全性);
- 将生成的公钥(如id_rsa.pub或id_ed25519.pub)内容复制到Linux服务器的~/.ssh/authorized_keys文件中,并设置该文件权限为600(仅所有者可读写);
- 在SecureCRT会话属性→Connection→SSH2→Auth中,选择生成的私钥文件,并勾选“禁用密码认证”(Password Authentication设为no)。此方式避免了密码被暴力破解的风险。
 
- 设置强密码策略:若仍需使用密码认证,需确保密码复杂度(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特殊字符,长度≥12位),并定期更换密码(每90天一次)。
三、会话与访问控制(减少攻击面)
- 修改SSH默认端口:将Linux服务器的SSH默认端口22修改为非标准端口(如50022),降低被端口扫描工具发现和暴力破解的概率。配置路径:服务器/etc/ssh/sshd_config文件→修改Port值为新端口→重启SSH服务(systemctl restart sshd)。
- 禁用root直接登录:通过SSH配置禁止root用户远程登录,改为普通用户登录后使用sudo提权。配置路径:/etc/ssh/sshd_config→设置PermitRootLogin no→重启SSH服务。此措施减少了root账户被攻击的风险。
- 限制登录失败次数:配置SSH多次登录失败后锁定账户,防止暴力破解。编辑服务器/etc/pam.d/sshd文件→添加auth required pam_tally2.so deny=5 unlock_time=300(5次失败后锁定300秒)→重启SSH服务。
- 配置防火墙与SELinux:使用iptables或firewalld限制SSH端口(如新端口50022)的访问,仅允许特定IP地址(如管理员IP)访问;启用SELinux(Enforcing模式)或AppArmor,强化系统访问控制。
四、安全审计与监控(及时发现异常)
- 开启SecureCRT日志记录:在SecureCRT会话属性→Log File中,设置自动保存会话日志(包括命令输入、输出),并勾选“Encrypt Log File”(使用AES加密日志),防止日志被篡改或泄露。定期检查日志,追踪异常操作。
- 监控系统日志:使用工具(如journalctl、tail -f /var/log/auth.log)实时监控Linux服务器的系统日志,关注异常登录行为(如陌生IP登录、多次失败尝试),及时响应安全事件。
五、附加安全措施(提升整体安全性)
- 使用SFTP替代FTP:SecureCRT内置SFTP协议,通过SSH加密通道传输文件,避免FTP明文传输导致的信息泄露。配置路径:会话属性→Connection→SSH2→SFTP→启用SFTP→设置本地/远程目录。
- 定期更新软件:保持SecureCRT和Linux系统为最新版本,及时安装安全补丁,修复已知漏洞(如SecureCRT的漏洞补丁、Linux内核安全更新)。
- 使用堡垒机(复杂网络环境):在企业网络中,通过堡垒机跳转访问Linux服务器,SecureCRT的“firewall”功能可简化跳转流程,并记录所有操作,提升访问控制的集中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