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系统清理:如何清理浏览器缓存
小樊
52
2025-10-06 16:16:07
Linux系统清理浏览器缓存的常用方法
一、Chrome/Chromium浏览器
1. 图形界面操作(推荐新手)
- 通过设置菜单清理:打开Chrome/Chromium浏览器,点击右上角三个垂直点(更多操作菜单),选择「设置」;进入「隐私和安全」 section,点击「清除浏览数据」;在弹出窗口中,选择时间范围(如“所有时间”以彻底清理),勾选“缓存的图片和文件”(核心缓存数据),点击「清除数据」即可。
- 使用快捷键快速清理:Windows/Linux系统按下
Ctrl + Shift + Delete,Mac系统按下Command + Shift + Delete,直接跳转至「清除浏览数据」窗口,后续步骤与上述一致。
2. 命令行清理(适合高级用户)
- 关闭Chrome/Chromium浏览器(确保无进程运行);
- 执行命令删除缓存目录:
rm -rf ~/.cache/google-chrome/Default/Cache(Chrome)或rm -rf ~/.cache/chromium/Default/Cache(Chromium)。
3. 开发者工具清理特定网站缓存
- 打开目标网站,右键页面选择「检查」(或按
F12/Ctrl + Shift + I)打开开发者工具;
- 切换至「应用程序」 tab,展开左侧「缓存存储」,右键需要清理的网站缓存,选择「删除」(精准清除特定网站缓存,不影响其他站点)。
二、Firefox浏览器
1. 图形界面操作
- 通过设置菜单清理:打开Firefox,点击右上角三条横线(菜单),选择「设置」;进入「隐私与安全」 tab,在「历史」 section 点击「清除历史」;选择时间范围(如“全部”),勾选“缓存”(避免勾选不必要的数据,如浏览历史),点击「清除」。
- 使用快捷键快速清理:Windows/Linux系统按下
Shift + Ctrl + Delete,Mac系统按下Shift + Command + Delete,调出「清除历史记录」窗口,选择时间范围和“缓存”选项,点击「立即清除」。
2. 命令行清理
- 关闭Firefox;
- 执行命令删除缓存目录:
rm -rf ~/.cache/mozilla/firefox/(需确认目录存在,避免误删其他文件)。
3. 高级手动清理(配置文件目录)
- 在Firefox地址栏输入
about:support并回车,进入「故障排除信息」页面;
- 在「应用程序基础数据」 section 找到「配置文件夹」,点击「打开文件夹」;
- 关闭Firefox,进入该目录,删除
cache2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(缓存主目录),可选删除cookies.sqlite(清除Cookie,如需保留则跳过)。
三、Edge浏览器(Linux版本)
- 操作逻辑与Chrome类似:打开Edge,点击右上角三个点,选择「设置」;进入「隐私、搜索和服务」 section,点击「清除浏览数据」;选择时间范围,勾选“缓存的图片和文件”,点击「清除现在」。
四、通用注意事项
- 备份重要数据:清理前无需备份缓存(缓存为临时文件),但需确保浏览器未在运行(避免文件占用导致清理失败)。
- 影响说明:清理缓存后,首次访问网页需重新下载资源,可能导致加载变慢(属正常现象);若勾选“Cookie 及其他网站数据”,部分网站需重新登录。
- 自动清理设置:Chrome/Edge可通过「设置」→「清除浏览数据」→「高级」设置「每次关闭浏览器时清除缓存」,实现自动维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