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系统的安全加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配置和优化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加固方法:
1. 系统配置
- 网络配置:确保网络设置正确,包括IP地址、子网掩码、网关等。
- DNS服务器地址配置:设置可靠的DNS服务器,避免DNS劫持。
- 主机名配置:设置唯一的主机名,便于管理和识别。
- 软件镜像源配置:使用官方或可信的软件源,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第三方源。
- 常用工具安装升级配置:定期更新和升级系统工具,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。
- 时间时区同步配置:确保系统时间准确,并与网络时间同步。
- 自定义命令行格式:根据需要自定义命令行界面,提高工作效率。
2. 系统优化
- 创建swap系统分区配置:根据系统需求配置swap分区,确保系统在内存不足时能够正常运行。
- 系统资源句柄数优化配置:调整系统资源句柄数,优化系统性能。
- 系统常规内核参数优化配置:根据系统需求调整内核参数,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- 系统服务优化配置:禁用不必要的服务,减少系统攻击面。
- 系统主机内核升级:及时升级内核版本,以获得最新的安全补丁。
3. 主机安全加固
- 远程登录主机提示信息:设置远程登录时的提示信息,增加安全性。
- 远程登录主机系统信息:限制远程登录时显示的系统信息,防止信息泄露。
- 远程登录sshd服务安全策略配置:配置SSH服务安全策略,如禁用root登录,使用密钥认证等。
- 系统账户安全策略配置:设置账户安全策略,如密码复杂度、密码更改间隔等。
- 系统账户密码更改及过期策略配置:配置密码更改和过期策略,增强账户安全性。
- 系统用户密码复杂性策略配置:设置密码复杂性要求,防止弱密码。
- 系统用户登录失败策略配置:配置登录失败策略,防止暴力破解。
- 系统用户su/sudo权限策略配置:限制su和sudo权限,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执行特定操作。
- 系统文件权限策略配置:设置文件权限,防止未授权访问。
- 系统grub引导安全策略配置:配置GRUB引导安全策略,防止引导攻击。
- 系统用户历史命令记录策略配置:限制历史命令记录,防止命令泄露。
- 系统安全日志事件记录策略配置:配置安全日志记录策略,及时发现并响应安全事件。
- 系统审计规则安全策略配置:设置审计规则,监控系统活动。
- 配置禁用系统非必须别名策略:禁用不必要的系统别名,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- 配置禁用桌面系统策略:如果系统不需要图形界面,禁用桌面系统以减少攻击面。
- 配置操作系统selinux安全策略:启用并配置SELinux,限制进程权限。
- 配置rm删除回收站策略:禁用rm命令的回收站功能,防止数据恢复。
- 配置清除临时文件策略:定期清理临时文件,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- 配置系统防火墙策略:配置防火墙规则,限制网络流量。
- 配置重启服务器策略:设置重启服务器策略,确保系统在重启前完成必要的安全配置。。
4. 应用安全配置
-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安全配置,如数据库、Web服务器等。
5. 其他安全措施
- 保持系统更新:定期运行
yum update
命令来更新系统和软件包。
- 使用强密码策略:确保用户使用复杂且唯一的密码。
- 配置SELinux:启用并配置SELinux以增强系统安全性。
- 限制sudo权限:仅为需要的用户分配sudo权限,并限制其可执行的命令。
- 审计系统日志:定期检查和分析系统日志,以便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。
- 使用加密通信:为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配置加密协议,如SSH和HTTPS。
- 备份重要数据:定期备份关键数据,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。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[11](@