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下优化HDFS作业调度可从硬件、系统、HDFS参数、调度策略及监控等方面入手,具体如下:
- 
硬件优化 
- 使用SSD提升I/O性能。
- 增加内存,确保NameNode和DataNode有足够内存处理元数据和数据块。
- 采用高速网络设备(如10Gbps+),减少数据传输延迟。
 
- 
系统参数优化 
- 调整内核参数(如vm.swappiness、ulimit -n),优化内存和文件句柄使用。
- 选择合适的I/O调度器(如Deadline、NOOP),通过/sys/block/{device}/queue/scheduler设置。
 
- 
HDFS配置优化 
- 块大小与副本:根据数据访问模式调整dfs.blocksize(如256M),平衡存储与元数据压力;根据数据重要性设置dfs.replication(热数据可降低副本数)。
- 启用特性:通过dfs.storage.policy.enabled=true设置存储策略(如HOT/WARM/COLD),将数据存放在合适存储介质。
- 并行处理:增加dfs.namenode.handler.count和dfs.datanode.handler.count,提升并发处理能力。
 
- 
调度策略优化 
- 选择合适调度器:
- Capacity Scheduler:适合多租户,按队列分配资源。
- Fair Scheduler:平衡资源分配,避免饥饿。
 
- 启用数据本地化调度,优先在数据所在节点执行任务,减少网络传输。
 
- 
监控与调优 
- 使用Hadoop自带工具(如HDFS Web UI、YARN ResourceManager UI)监控集群状态,分析资源使用和作业延迟。
- 定期分析日志,定位性能瓶颈(如小文件过多、网络拥塞等)。
 
- 
其他优化 
- 启用数据压缩(如Snappy、LZO),减少存储和传输开销。
- 避免小文件,通过合并小文件降低NameNode负载。
- 定期升级Hadoop版本,利用新特性优化性能。
 
实施前建议在测试环境验证配置效果,根据实际负载动态调整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