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DFS配置中的安全设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-
安全模式配置
- 通过
dfs.namenode.safemode.threshold-pct
等参数控制NameNode启动时的安全模式行为,确保数据块副本达到最小要求后自动退出。
-
权限管理
- 启用权限检查:
dfs.permissions.enabled=true
,限制文件/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。
- 使用ACL(访问控制列表):
dfs.namenode.acls.enabled=true
,为特定用户/组设置精细化访问权限。
-
认证与加密
- Kerberos认证:集成Kerberos协议实现用户身份验证,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访问。
- 传输加密:通过SSL/TLS协议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,防止数据窃听。
- 静态数据加密:对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进行透明加密,保护数据在磁盘上的安全。
-
网络与访问控制
- 配置防火墙规则:限制仅允许受信任IP访问HDFS关键端口(如NameNode、DataNode端口)。
- 禁用冗余超级用户账户,强化密码策略,使用
chattr
锁定敏感配置文件。
-
审计与监控
- 启用操作日志记录:记录用户对HDFS的访问和操作,便于审计追踪。
- 部署实时监控系统:跟踪集群运行状态及安全事件,配置告警机制。
-
数据备份与恢复
- 定期备份数据并存储至不同地理位置,制定数据恢复计划,应对硬件故障或灾难。
以上配置可根据实际环境调整,优先在测试环境验证后再应用于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