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选择高性能文件系统
文件系统是影响分区读写速度的核心因素之一。对于CentOS系统,XFS是优化读写速度的首选(尤其适合大文件、高并发场景),其性能显著优于传统ext4文件系统;若仍需使用ext4,可通过tune2fs -O dir_index /dev/sdXN
命令启用dir_index
选项(加快目录遍历速度),并通过resize2fs
调整块大小(如4K,匹配SSD特性)以提升性能。
二、利用LVM优化分区管理
LVM(逻辑卷管理)通过将多个物理磁盘或分区组合为逻辑卷组(VG),再创建逻辑卷(LV),实现灵活的存储管理。其优化优势包括:
lvextend -l +100%FREE /dev/vg_name/lv_name
),避免空间不足导致的性能瓶颈;lvcreate -s
创建快照,便于关键操作前的数据备份,减少停机时间。三、优化内核与挂载参数
cat /sys/block/sdX/queue/scheduler
查看当前调度器,使用echo deadline > /sys/block/sdX/queue/scheduler
切换为Deadline(提升读写响应速度)。/etc/fstab
中为分区添加noatime
(禁用文件访问时间更新,减少元数据操作)、nodiratime
(禁用目录访问时间更新)、data=writeback
(ext4,提升写入性能)等选项,例如:/dev/sda1 / ext4 defaults,noatime,nodiratime,data=writeback 0 1
。四、采用高性能存储设备
readdir
、open
等操作的效率;五、优化目录结构与缓存
/home/user1/project1/subdir1/subdir2
的深层结构),将相关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,降低readdir
调用次数;tmpfs
(内存文件系统)挂载临时目录(如/tmp
),例如在/etc/fstab
中添加tmpfs /tmp tmpfs defaults,size=4G 0 0
,将临时文件存储在内存中,避免磁盘I/O;六、监控与持续优化
iostat -x 1
(查看磁盘利用率、IOPS、吞吐量)、vmstat 1
(查看系统级I/O等待)、iotop
(查看进程级I/O消耗)等工具,定位性能瓶颈(如某分区利用率长期超过80%);fsck
检查文件系统完整性(修复坏道),清理/tmp
、/var/log
等临时/日志目录(释放空间),避免磁盘碎片(SSD无需手动整理,HDD可通过e4defrag
整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