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!
分层思想:将复杂内容分层,简单化处理
OSI七层模型
应用层、 表示层、会话层、传输层、网络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物理层。
-
数据发送过程:
7)应用层
电脑,将用户所输入的数据转化为二进制,并传输给下一层(表示层)
6)表示层
将上层数据(应用层)的数据进行压缩、加密,并传输给下一层(会话层)
5)会话层
负责与接收方之间建立、断开连接会话
4)传输层
将上层数据(会话层)的数据前加上TCP头部(发送方使用端口与协议),分割成段并标记打包成段,传输给下一层(网络层)
3)网络层
将上层数据(传输层)的数据前加上IP头部(发送方IP和接收方IP),并在末尾加上校验和,然后打成包并传输给下一层(数据链路层)
2)数据链路层
将上层数据(网络层)的数据前加上MAC头部(发送方MAC和接收方MAC),并在末尾加上校验和,然后打成帧并传输给下一层(物理层)
注:协议分为TCP(一般常用于跟钱有关的场合,速度慢安全)、UDP(一般常用于语音聊天等场合,速度快但不安全)
例:QQ UDP-->1234 UDP:1234
1)物理层
网卡,负责与接收方建立连接,并将上层数据转化为比特流,通过传输介质(网线、光纤)发送到接收方
注:OSI七层模型只作为厂商参照标准,不作为具体的工作模型
-
TCP五层模型
应用层(表示层、会话层)、传输层、网络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物理层。
发送过程:
5)应用层
将用户输入的数据(例如:视频、声音、图形、文字等)转化为二进制、建立接收方的会话关系、数据进行压缩、加密、表示,传输给下一层(传输层)
4)传输层
将上层传输(应用层)的数据前面加上发送方所使用的端口和协议,在数据前面加上校验和打包成段,传输给下一层(网络层)
3)网络层
将上层传输(传输层)的数据前加上源IP(发送方的IP,相当于姓名)、目的IP(接收方的IP),在数据的最后加上校验和封装成包,传输给下一层(数据链路层)
2)数据链路层
将上层传输(网络层)的数据在前面加上源MAC(发送方的MAC,相当于×××号)、目的MAC(接收方的MAC)、在数据的最后加上校验和封装成帧,传输给下一层(物理层)
1)物理层
将收到的数据转化为比特流,通过传输介质(比如网线)传输给接收方
-
接收过程:
1)物理层
将收到的比特流转换为二进制,交由上一层(数据链路层)
2)数据链路层
查询MAC头部中,目标是否为自己,如果不是丢弃该帧,不再继续处理;如果目的为自己,校验和比对,不一致时通知发送方重新传输数据;无问题后拆掉MAC头部后交由上一层(网络层)
3)网络层
查询IP头部中,目标是否为自己,如果不是自己,查询能否到达目标,能到达时转发包;如果到达不了丢弃该包;当目标为自己时,拆掉IP头部,将由上一层(传输层)
4)传输层
查看TCP头部中所使用协议和端口告知应用层,拆掉TCP头部,交由上一层(应用层)
5)应用层
将二进制解密、解压缩,并将二进制转换为数据,并使用对应的协议和端口打开
注:网络中,源IP与目的IP不变,源MAC与目的MAC随之更改
-
物理层(双绞线)
双绞线分类:5类线、超5类线、6类线、7类线;屏蔽、非屏蔽
T568标准
1)T568A:白绿、绿、白橙、蓝、白蓝、橙、白棕、棕
2)T568B:白橙、橙、白绿、蓝、白蓝、绿、白棕、棕
-
双连接连接方式:
标准网线(直通线):两边都采用T568A的1-8线序或两边都采用T568B的1-8线序
交叉网线(交叉线):一边采用T568A的1-8线序,另一边T568B的1-8线序
全反线:一边T568A的1-8线序,另一边T568A的8-1;或一边T568B的1-8,另一边T568B的8-1
1)同种设备交叉线
2)不同种设备直通线
3)路由器和电脑相连算同种设备
-
物理层(光钎)
单模光纤、多模光纤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is@yisu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