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!
#一、redis服务简介
redis是一个key-value存储系统。 和Memcached类似,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(memcached不支持value类型,只支持key),包括string(字符串)、list(链表)、set(集合)和zset(有序集 合)。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/pop、add/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,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。在此基础上,redis 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。与memcached一样,为了保证效率,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。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 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,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-slave(主从)同步。所以redis在断电仍能保存用户session缓存,但是memcached断电后session缓存丢失。
session缓存的作用:session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的登录信息,用户登录请求时,只要查询到session中有记录,即判断为已登录状态,无需另外登录操作,如果用户信息在session中没有,则判断为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操作,登录提交的数据,就必须先到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查询,如果找到用户信息则数据库返回结果,并把相应用户信息写入到session,作为下次用户登录状态的判断。
主要存储session的数据库:redis、memcached(nosql数据库)
redis&memcached比较:
redis会把数据写入磁盘,并同步保持数据一直,所以可以断电后仍会保存session。但是memcached,只是将用户登录信息保存在缓存中,如果断电,则session信息丢失,需要从新进行数据库查询。正是因为数据只保存在缓存,也无需跟磁盘进行主从同步,保持数据一致,所以用户登录状态的过程非常快。
另外redis支持key,value等类型的数据存储,而memcached只支持key。所以redis可以应用的范围更多。
redis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存储工具,这区别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(像mysql等),类似于memcache,并且其内部集成了对list(链表)、set(集合)的操作,可以很方便快速的处理数据(像插入、删除list 取交集 并集 差集等),这极大的减轻了底层数据库的压力,并且给用户更快的响应速度。
#二、/etc/redis.conf配置文件
daemonize 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,默认为no pidfile 如以后台进程运行,则需指定一个pid,默认为/var/run/redis.pid bind 绑定主机IP,默认值为127.0.0.1(注释) port 监听端口,默认为6379 timeout 超时时间,默认为300(秒) loglevel 日志记录等级,有4个可选值,debug,verbose(默认值),notice,warning logfile 日志记录方式,默认值为stdout databases 可用数据库数,默认值为16,默认数据库为0 save <seconds> <changes> 指出在多长时间内,有多少次更新操作,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。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,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,就设置了三个条件。 save 900 1 900秒(15分钟)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 save 300 10 300秒(5分钟)内至少有300个key被改变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 rdbcompression 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,默认为yes dbfilename 本地数据库文件名,默认值为dump.rdb dir 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,默认值为 ./ slaveof <masterip> <masterport>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(注释) masterauth <master-password>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(注释) requirepass 连接密码(注释) maxclients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,默认不限制(注释) maxmemory <bytes> 设置最大内存,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,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,当此方法处理后,任到达最大内存设置,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。(注释) appendonly 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,如果不开启,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。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,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。默认值为no appendfilename 更新日志文件名,默认值为appendonly.aof(注释) appendfsync 更新日志条件,共有3个可选值。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,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()将数据写到磁盘,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(默认值)。 vm-enabled 是否使用虚拟内存,默认值为no vm-swap-file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,默认值为/tmp/redis.swap,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-max-memory 将所有大于vm-max-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,无论vm-max-memory设置多小,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(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),也就是说,当vm-max-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,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。默认值为0。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is@yisu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