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!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“Golang中关于defer的知识点有哪些”,在日常操作中,相信很多人在Golang中关于defer的知识点有哪些问题上存在疑惑,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,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,希望对大家解答”Golang中关于defer的知识点有哪些”的疑惑有所帮助!接下来,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!
1、defer是一种延迟处理机制,是在函数进行return之前进行执行。
2、defer是采用栈的方式执行,也就是说先定义的defer后执行,后定义的defer最先被执行。
正因为defer具备这种机制,可以用在函数返回之前,关闭一些资源。例如在某些操作中,连接了MySQL、Redis这样的服务,在函数返回之前,就可以使用defer语句对连接进行关闭。就类似oop语言中的 finally
操作一样,不管发生任何异常,最终都会被执行。
其语法格式也非常的简单。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func main() { function1() } func function1() { fmt.Printf("1") defer function2() fmt.Printf("2") } func function2() { fmt.Printf("3") }
上述代码执行的结果是:
1
2
3
下面就来总结这六个小知识点:
1、defer 的执行顺序。 采用栈的方式执行,先定义后执行。
2、defer 与 return 谁先谁后。return 之后的语句先执行,defer 后的语句后执行。
3、函数的返回值初始化与 defer 间接影响。defer中修改了返回值,实际返回的值是按照defer修改后的值进行返回。
4、defer 遇见 panic。按照defer的栈顺序,输出panic触发之前定义好的defer。
5、defer 中包含 panic。按照defer的栈顺序,输出panic触发之前的defer。并且defer中会接收到panic信息。
6、defer 下的函数参数包含子函数。会先进行子函数的结果值,然后在按照栈的顺序进行输出。
关于这个问题,前面的示例代码也提到过了,采用栈的顺序执行。在定义时,压入栈中,执行是从栈中获取。
先来看如下一段代码,最终的执行结果是怎么样的。
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demo2()) } func demo2() int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2") }() return func() int { fmt.Println("1") return 4 }() }
运行上述代码,得到的结果是:
1
2
4
可能你会有一个疑问 ,既然都提到了defer是在函数返回之前执行,为什么还是先输出1,然后在输出2呢?关于defer的定义,就是在函数返回之前执行。这一点毋庸置疑,肯定是在return之前执行。需要注意的是,return 是非原子性的,需要两步,执行前首先要得到返回值 (为返回值赋值),return 将返回值返回调用处。defer 和 return 的执行顺序是先为返回值赋值,然后执行 defer,然后 return 到函数调用处。
同样的方式,我们先看一段代码,猜测一下最终的执行结果是什么。
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demo3()) } func demo3() (a int) { defer func() { a = 3 }() return 1 }
上诉代码,最终的运行结果如下:
3
跟上第2个知识点类似,函数在return之前,会进行返回值赋值,然后在执行defer语句,最终在返回结果值。
1、在定义函数demo3()时,为函数设置了一个int类型的变量a,此时int类型初始化值默认是0。
2、定义一个defer语句,在函数return之前执行,匿名函数中对返回变量a进行了一次赋值,设置 a=3。
3、此时执行return语句,因为return语句是执行两步操作,先为返回变量a执行一次赋值操作,将a设置为3。紧接着执行defer语句,此时defer又将a设置为3。
4、最终return进行返回,由于第3步的defer对a进行了重新赋值。因此a就变成了3。
5、最后main函数打印结果,打印的其实是defer修改之后的值。
如果将变量a的声明放回到函数内部声明呢,其运行的结果会根据return的值进行返回。
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demo7()) } func demo7() int { var a int defer func(a int) { a = 10 }(a) return 2 }
上述的最终结果返回值如下:
10
2
为什么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呢?这是因为,这是因为发生了值拷贝现象。在执行defer语句时,将参数a传递给匿名函数时进行了一个值拷贝的过程。由于值拷贝是不会影响原值,因此匿名函数对变量a进行了修改,不会影响函数外部的值。当然传递一个指针的话,结果就不一样了。在函数定义时,声明的变量可以理解为一个全局变量,因此defer或者return对变量a进行了修改,都会影响到该变量上。
panic是Go语言中的一种异常现象,它会中断程序的执行,并抛出具体的异常信息。既然会中断程序的执行,如果一段代码中发生了panic,最终还会调用defer语句吗?
func main() { demo4() } func demo4()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1") }()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2") }() panic("panic")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3") }()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4") }() }
运行上述代码,最终得到的结果如下:
╰─ go run defer.go
2
1
panic: panic
goroutine 1 [running]:
main.demo4()
从上面的结果不难看出,虽然发生了panic异常信息,还是输出了defer语句中的信息,这说明panic的发生,还是会执行defer操作。那为什么后面的两个defer没有被执行呢。这是因为pani的发生,会中断程序的执行,因此后续的代码根本没有拿到执行权。
当函数中发生了panic异常,会马上中止当前函数的执行,panic之前定义的defer都会被执行,所有的 defer 语句都会保证执行并把控制权交还给接收到 panic 的函数调用者。这样向上冒泡直到最顶层,并执行(每层的) defer,在栈顶处程序崩溃,并在命令行中用传给 panic 的值报告错误情况:这个终止过程就是 panicking。
上一个知识点提到了,程序中虽然发生了panic,但是在panic之前定义的defer语句,还是会被执行。要想在defer中获取到具体的panic信息,需要使用 recover()
进行获取。
func main() { demo5() } func demo5()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1") if err := recover(); err != nil { fmt.Println(err) } }()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2") }() panic("panic")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"defer: panic 之后, 永远执行不到") }() }
上述代码执行的结果如下:
2
1
panic
这个(recover)内建函数被用于从 panic 或 错误场景中恢复:让程序可以从 panicking 重新获得控制权,停止终止过程进而恢复正常执行。
对于这种场景,可能大家很少遇见,也不是很清楚实际的调用逻辑。先来看一段代码。
func main() { demo6() } func function(index int, value int) int { fmt.Println(index) return index } func demo6() { defer function(1, function(3, 0)) defer function(2, function(4, 0)) }
上诉代码最终执行的结果是:
3
4
2
1
其执行的逻辑是:
1、执行第1个defer时,压入defer栈中,该defer会执行一个function的函数,在函数返回之前执行。
2、因为该函数中又包含了一个函数(子函数),Go语言处理的机制是,先执行该子函数。
3、执行完子函数,接着再执行第2个defer语句。此时,第2个defer中也有一个子函数,按照第2点的逻辑,这个子函数会被直接执行。
4、定义完defer语句之后,此时结束该函数的调用。所有被定义的defer语句,按照栈顺序进行输出。
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,当defer中存在子函数时,子函数会按照defer定义的语句顺序,优先执行。defer最外层的逻辑,则按照栈的顺序执行。
到此,关于“Golang中关于defer的知识点有哪些”的学习就结束了,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。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,快去试试吧!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,请继续关注亿速云网站,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!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is@yisu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