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备份方法
- 命令行工具
- tar:全量备份系统,排除特殊目录(如
/proc、/sys),示例命令:
tar czvf backup.tar.gz --exclude=/proc --exclude=/sys /
- rsync:支持增量备份,首次全量备份后,后续仅同步变化数据,示例:
rsync -avz --delete /source/ /backup/
- dd:备份系统镜像(需目标磁盘空间足够),示例:
dd if=/dev/sda of=backup.img bs=4M
- 工具备份
- VirtualBox快照:在虚拟机设置中创建快照,支持快速恢复到指定状态。
- Clonezilla:需制作启动盘,支持系统镜像备份与恢复,适合批量操作。
- 专业软件:如Acronis True Image,提供图形化界面和多种备份策略。
二、恢复方法
- 命令行恢复
- tar:解压备份文件到系统根目录,示例:
tar xvpfz backup.tar.gz -C /
- rsync:将备份数据同步回原路径,示例:
rsync -avz /backup/ /source/
- 工具恢复
- VirtualBox快照:在快照管理器中选择目标快照,点击“还原”。
- Clonezilla:从备份镜像启动,按向导选择恢复目标磁盘。
- ISO镜像:通过安装介质进入救援模式,修复引导或重装系统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备份前排除临时目录(如
/tmp、/run),避免备份无效数据。
- 定期测试备份文件可恢复性,确保数据有效性。
- 恢复前建议先备份当前数据,防止二次损坏。
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方案,简单场景可用命令行或快照,复杂环境推荐专业工具1-1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