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驱动中,处理并发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多个进程或线程可能同时访问共享资源。以下是一些处理并发的常见方法:
自旋锁是一种忙等待的锁,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已经被另一个线程持有的锁时,它会一直循环检查锁的状态,直到锁被释放。
#include <linux/spinlock.h>
spinlock_t my_lock;
void my_function(void) {
unsigned long flags;
spin_lock_irqsave(&my_lock, flags);
// 临界区代码
spin_unlock_irqrestore(&my_lock, flags);
}
互斥锁是一种睡眠锁,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已经被另一个线程持有的锁时,它会进入睡眠状态,直到锁被释放。
#include <linux/mutex.h>
DECLARE_MUTEX(my_mutex);
void my_function(void) {
mutex_lock(&my_mutex);
// 临界区代码
mutex_unlock(&my_mutex);
}
读写锁允许多个读取者同时访问共享资源,但只允许一个写入者访问。这适用于读操作远多于写操作的场景。
#include <linux/rwlock.h>
DECLARE_RWSEM(my_rwlock);
void read_function(void) {
down_read(&my_rwlock);
// 读操作
up_read(&my_rwlock);
}
void write_function(void) {
down_write(&my_rwlock);
// 写操作
up_write(&my_rwlock);
}
原子操作是不可分割的操作,可以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中安全地执行。
#include <linux/atomic.h>
atomic_t my_counter = ATOMIC_INIT(0);
void increment_counter(void) {
atomic_inc(&my_counter);
}
int get_counter(void) {
return atomic_read(&my_counter);
}
信号量是一种计数器,用于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。
#include <linux/semaphore.h>
DECLARE_SEMAPHORE(my_semaphore);
void my_function(void) {
down(&my_semaphore);
// 临界区代码
up(&my_semaphore);
}
屏障用于同步多个线程,确保它们在某个点上同步执行。
#include <linux/barrier.h>
barrier();
// 所有线程到达这里才会继续执行
内存屏障用于确保内存操作的顺序性,防止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。
#include <asm-generic/barrier.h>
wmb(); // 写屏障
mb(); // 读屏障
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并发控制机制,可以有效地保护共享资源,确保Linux驱动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