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驱动程序中,处理中断请求(IRQ)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:
请求中断:
在驱动程序初始化时,使用request_irq()
函数来注册中断处理函数。这个函数需要提供中断号、中断处理函数指针、中断标志、设备名称和传递给中断处理函数的设备标识符。
int request_irq(unsigned int irq, irq_handler_t handler, unsigned long flags, const char *name, void *dev);
irq
是中断号。handler
是中断处理函数的指针。flags
是中断处理的行为标志,例如IRQF_SHARED表示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个中断线。name
是设备的名字,用于/proc/interrupts文件。dev
是一个指向设备标识符的指针,可以是设备结构体指针或其他类型的指针。编写中断处理函数: 中断处理函数是当中断发生时被内核调用的函数。它通常具有以下原型:
irqreturn_t irq_handler(int irq, void *dev_id);
irq
是中断号。dev_id
是传递给request_irq()
的最后一个参数,用于识别是哪个设备触发了中断。中断处理函数应该尽快完成工作并返回。如果需要执行耗时操作,应该将其提交给内核线程或工作队列。
释放中断:
当驱动程序不再需要处理中断时,应该使用free_irq()
函数来释放中断线。
int free_irq(unsigned int irq, void *dev_id);
irq
是要释放的中断号。dev_id
是传递给request_irq()
的最后一个参数。中断处理: 在中断处理函数中,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操作:
同步和互斥: 如果中断处理函数需要访问共享数据,必须确保适当的同步,以防止竞态条件。可以使用自旋锁、互斥锁或其他同步机制来保护共享数据。
中断延迟:
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需要延迟中断的处理,例如在处理边沿触发中断时。可以使用disable_irq()
和enable_irq()
函数来临时禁用和启用中断。
请注意,编写中断处理程序需要特别小心,因为不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数据损坏。始终确保在中断上下文中执行的代码尽可能快且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