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Linux环境下Oracle安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:
-
系统层面
- 最小权限原则:为用户分配仅满足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,禁用默认账户,限制超级管理员远程登录。
- 密码管理:设置复杂密码策略(长度≥6位,含多种字符类型),定期更换密码,启用密码有效期。
- 补丁更新: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Oracle软件,应用官方安全补丁(如CPU/PSU)。
- 防火墙配置:使用iptables/firewalld限制数据库端口访问,仅允许信任IP连接。
- 文件系统安全:对关键系统文件设置不可更改标志,限制文件访问权限。
-
数据库层面
- 数据加密:启用透明数据加密(TDE)保护敏感数据,加密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(SSL/TLS)。
- 审计与监控:
- 启用数据库审计(audit_trail参数),记录关键操作(如DDL、DML)。
- 使用统一审计(Oracle 12c+)或第三方工具(如Imperva)实现细粒度审计。
- 部署监控工具(如Prometheus+Grafana)实时追踪异常行为。
- 访问控制:通过ACL限制特定IP访问,使用角色管理权限,避免直接授权。
-
高可用与容灾
- 备份与恢复:定期加密备份数据,测试恢复流程,确保数据可恢复。
- 灾难恢复:部署Data Guard或RAC实现高可用,应对硬件故障或攻击。
-
安全工具与流程
- 漏洞扫描:定期使用Nessus等工具检测系统漏洞。
- 入侵检测:部署IDS/IPS监控异常流量,防范恶意攻击。
- 安全审计:定期审查审计日志,分析异常操作,优化安全策略。
参考来源:[1,2,3,4,5,7,8,9,10,1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