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Ubuntu上使用MongoDB时,索引策略可从索引类型选择、创建优化、维护管理三方面入手,结合查询场景提升性能,具体如下:
- 选择合适索引类型
- 单字段索引:适用于高频查询的单个字段,如用户ID、日期等,支持等值查询、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。
- 复合索引:用于多条件联合查询,字段顺序需匹配查询模式,遵循“最左前缀原则”,可同时优化多字段过滤和排序。
- 文本索引:针对文本内容的全文搜索,支持模糊匹配,适用于博客、商品描述等场景。
- 地理空间索引:用于地理位置查询,如附近地点搜索,支持球面距离计算。
- 优化索引创建
- 覆盖索引:设计索引包含查询所需的所有字段,避免回表查询,减少磁盘I/O。
- 避免过度索引:过多索引会增加写操作开销和存储占用,仅对高频查询字段创建索引。
- 后台创建索引:使用
background: true
参数在后台创建索引,避免阻塞其他数据库操作。
- 索引维护与管理
- 定期审查索引:通过
db.collection.getIndexes()
查看现有索引,删除不再使用或冗余的索引。
- 重建索引:数据量变化大时,使用
db.collection.reIndex()
重建索引,优化索引结构。
- 监控索引使用:利用
explain()
方法分析查询执行计划,确认索引是否被正确使用,及时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