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在Linux系统中使用GitLab进行代码审查的核心步骤:
-
准备工作
- 安装GitLab:通过命令行安装GitLab CE(社区版),如使用Ubuntu系统可执行
curl -sS https://packages.gitlab.com/install/repositories/gitlab/gitlab-ce/script.deb.sh | sudo bash
,再执行 sudo apt-get install gitlab-ce
。
- 配置GitLab:通过浏览器访问GitLab管理界面,设置管理员账号及项目权限。
-
代码审查流程
- 创建分支:在本地基于目标分支(如
develop
)创建开发分支,例如 git checkout -b feature/login
。
- 提交代码:在本地完成修改后,通过
git add .
、git commit -m "提交描述"
、git push origin feature/login
推送到远程仓库。
- 创建合并请求(MR):
- 在GitLab项目页面进入“Merge Requests”选项卡,点击“New merge request”。
- 选择源分支(如
feature/login
)和目标分支(如develop
),填写标题、描述并指定审查者。
- 代码审查与反馈:
- 审查者可在MR页面查看代码变更,通过行内评论或批量评论提出建议,如使用“Start a review”功能。
- 开发者根据反馈修改代码,重新提交后会自动更新MR。
- 合并代码:
- 审查通过后,点击“Merge”按钮,可选择合并策略(如Squash合并)。
- 合并后自动触发CI/CD流水线(若配置),确保代码质量。
-
辅助工具与配置
- 分支保护:在“Settings→Repository→Protected Branches”中锁定主分支,强制要求通过MR合并。
- CI/CD自动化:通过
.gitlab-ci.yml
配置代码检查(如ESLint、Pylint)、单元测试等任务,自动运行并反馈结果。
- 代码质量工具:集成SonarQube等插件,自动分析代码复杂度、重复率等问题。
注意事项:
- 确保提交信息符合团队规范,可通过Git钩子(如
pre-commit
)强制检查。
- 遇到冲突时,需在本地拉取目标分支最新代码手动解决,再重新提交。
参考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