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驱动程序中,中断处理是一个关键部分,它允许驱动程序响应来自硬件设备的中断信号。以下是在Linux驱动中使用中断的基本步骤:
获取中断号: 首先,你需要知道要处理的中断号。这通常可以在设备的数据手册或通过探测代码获得。
请求中断:
使用request_irq()函数来注册中断处理程序。这个函数需要中断号、中断处理函数指针、中断标志、设备名称和传递给中断处理函数的设备标识符。
int request_irq(unsigned int irq, irq_handler_t handler, unsigned long flags,
                const char *devname, void *dev_id);
irq 是中断号。handler 是中断处理函数的指针。flags 是中断处理标志,例如IRQF_SHARED表示中断线可以被多个设备共享。devname 是设备名称,用于/proc/interrupts文件。dev_id 是传递给中断处理函数的设备标识符,当共享中断时用于区分不同的设备。编写中断处理函数: 中断处理函数是当中断发生时被调用的函数。它通常具有以下原型:
irqreturn_t irq_handler(int irq, void *dev_id);
irq 是中断号。dev_id 是之前传递给request_irq()的设备标识符。中断处理函数应该尽快完成工作并返回IRQ_HANDLED或IRQ_NONE,以表明中断是否已被正确处理。
释放中断:
当驱动程序不再需要处理中断时,应该使用free_irq()函数释放中断。
int free_irq(unsigned int irq, void *dev_id);
irq 是要释放的中断号。dev_id 是之前传递给request_irq()的设备标识符。中断上下文: 中断处理函数运行在中断上下文中,这意味着它们不能执行可能导致阻塞的操作,例如等待队列、睡眠或执行可能引起页错误的操作。如果需要执行这些操作,应该使用任务队列或其他机制将工作推迟到进程上下文中。
同步: 如果驱动程序在中断上下文中访问共享数据,必须确保适当的同步,以避免竞态条件。可以使用自旋锁、信号量或其他同步机制。
测试和调试: 在编写和修改中断处理代码后,应该进行彻底的测试,以确保中断被正确处理,并且没有引入竞态条件或其他问题。
请注意,上述步骤和函数原型是基于Linux内核的传统API。随着Linux内核的发展,一些函数和宏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,因此在编写新的驱动程序或更新现有驱动程序时,应该查阅最新的内核文档和API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