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Ubuntu系统上,Oracle数据库的并发控制由数据库自身机制实现,与操作系统无直接关联。以下是Oracle针对并发访问的核心控制策略,可有效平衡数据一致性与系统性能:
MVCC是Oracle实现高并发读操作的关键技术。其原理是为每行数据维护多个版本(存储在undo段中),事务读取数据时,通过一致性读机制获取语句开始时的数据快照,而非当前最新数据。这种机制彻底解决了读-写冲突:读操作不会阻塞写操作,写操作也不会阻塞读操作,大幅提升了读密集型场景的并发性能。
Oracle通过分级锁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并发管控,分为DML锁(数据操作锁)和DDL锁(数据定义锁):
SHARE锁(允许多事务并发查询,但禁止更新/删除)、EXCLUSIVE锁(独占表,禁止其他事务任何DML操作);ROW SHARE(允许其他事务查询或锁定其他行)、ROW EXCLUSIVE(锁定修改的行,禁止其他事务更新/删除)。ALTER TABLE)时自动加锁,防止表结构被并发修改。Oracle支持SQL标准的事务隔离级别,通过不同级别控制事务间的可见性:
死锁是并发系统的常见问题(如事务A锁定了行1并请求行2,事务B锁定了行2并请求行1)。Oracle的处理机制包括:
ORA-00060错误(死锁检测到);通过Oracle Resource Manager可控制并发资源的分配,避免系统过载:
JOB_QUEUE_PROCESSES参数设置同时运行的作业数量;SELECT ... FOR UPDATE语句获取行级排他锁(如SELECT * FROM orders WHERE id = 1 FOR UPDATE),其他事务无法修改该行,直到当前事务提交/回滚。可通过NOWAIT(立即返回错误)或WAIT(等待指定时间)选项优化阻塞行为;version列,更新时检查版本号是否与读取时一致(如UPDATE products SET price = 100, version = version + 1 WHERE id = 1 AND version = 5),若不一致则抛出错误,需应用层重试。FORALL语句批量执行DML操作,减少锁持有时间和数据库往返次数;ORA-00060)、锁超时(ORA-00054)等错误实现自动重试,提升系统容错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