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环境下安装Kubernetes(K8s)的资源需求
1. 服务器数量
Kubernetes集群至少需要3台服务器(1台Master节点+2台Worker节点),这是保证集群高可用性的最小规模。若为测试环境,可简化为1台Master节点+1台Worker节点,但不推荐用于生产。
2. 硬件资源要求
CPU
- 最小需求:每台服务器至少2个逻辑核心(支持Kubernetes组件的基本运行,如kube-apiserver、kube-controller-manager等)。
- 推荐配置:4核及以上(应对生产环境中的并发任务调度、容器管理需求,提升集群整体性能)。
内存
- 最小需求:每台服务器至少2GB RAM(满足Kubernetes核心组件及少量容器的内存占用)。
- 推荐配置:4GB及以上(生产环境中,若运行内存密集型应用(如数据库、缓存服务),建议升级至8GB及以上,避免内存不足导致节点频繁OOM)。
存储
- 最小需求:每台服务器至少20GB可用磁盘空间(用于存储Kubernetes组件文件、容器镜像、日志及数据卷)。
- 推荐配置:30GB及以上(生产环境中,容器镜像(尤其是大型镜像)和持久化数据(如数据库文件)会占用较多空间,建议使用50GB及以上;优先选择SSD,提升IO性能,满足容器快速启动和数据读写需求)。
3. 网络要求
- 互通性:集群内所有节点(Master与Worker)之间需网络互通(可通过SSH互相访问),确保组件间通信(如kubelet与kube-apiserver的通信)正常。
- 外网访问:节点需能访问外网(用于拉取Kubernetes官方镜像、容器运行时镜像(如Docker Hub的
docker.io)及软件包)。
- 静态IP:所有节点需配置静态IP地址(避免DHCP动态分配导致IP变化,影响集群稳定性)。
- 时间同步:需部署NTP(网络时间协议)服务(如
chrony或ntpdate),确保集群内所有节点时间一致(Kubernetes依赖时间戳进行事件排序,时间不同步会导致组件异常)。
备注
- 上述资源需求为基础门槛,实际部署时需根据集群规模(如节点数量、容器数量)、工作负载类型(如CPU密集型、内存密集型、IO密集型)调整配置。例如,大规模集群(节点数≥10)或运行大数据应用(如Spark)时,需适当增加CPU、内存及存储资源。
- 安装前需完成系统预配置:关闭SELinux(
setenforce 0并修改/etc/selinux/config)、禁用Swap分区(swapoff -a并注释/etc/fstab中的Swap行),这些配置可避免Kubernetes组件运行异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