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系统与Node.js版本更新
保持Debian系统和Node.js的最新状态是安全基础。使用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upgrade
定期更新系统包;通过NodeSource PPA安装Node.js(如curl -fsSL https://deb.nodesource.com/setup_17.x | sudo -E bash - && sudo apt-get install -y nodejs
),并及时升级到最新稳定版,以修复已知安全漏洞。
2. 权限与用户管理
避免以root用户运行Node.js应用,创建专用普通用户(如useradd -m myuser && usermod -aG sudo myuser
),并通过chown
命令赋予应用目录必要权限;禁用SSH root登录(编辑/etc/ssh/sshd_config
设置PermitRootLogin no
),使用SSH密钥对认证替代密码登录,降低账户被破解风险。
3. 依赖安全管理
使用npm audit
定期扫描项目依赖,识别并修复已知漏洞;结合Snyk等第三方工具进行深度依赖分析,及时更新到安全版本;将package-lock.json
或yarn.lock
纳入版本控制,确保依赖版本一致性,避免意外引入有漏洞的库。
4. 网络与传输安全
配置防火墙(如iptables)限制对Node.js应用端口(如80、443、3000)的访问,仅允许可信IP段连接;强制使用HTTPS加密通信,通过Let’s Encrypt获取免费SSL/TLS证书,配置Nginx或Apache反向代理实现HTTPS终止;实施速率限制(如使用express-rate-limit
中间件),防止DDoS攻击或暴力破解。
5. 代码与输入防护
对所有用户输入进行严格验证(如使用express-validator
库),过滤SQL注入、XSS等恶意内容;对输出数据进行转义(如使用ejs
模板引擎的<%- %>
语法),防止跨站脚本攻击;设置内容安全策略(CSP)头(通过Helmet中间件helmet.contentSecurityPolicy()
),限制页面可加载的资源域名,减少XSS攻击风险。
6. 监控与应急响应
开启应用日志记录(如使用winston
或morgan
中间件),监控异常请求(如大量404错误、高频POST请求);建立应急响应计划,包括漏洞报告流程、备份恢复步骤和事件通报机制,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快速隔离问题、修复漏洞并恢复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