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应用在Linux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容灾:
- 高可用架构设计
- 负载均衡:使用Nginx、HAProxy等软件负载均衡器,将请求分发到多个Java应用实例,避免单点故障。
- 集群部署:通过Tomcat、Jetty等应用服务器集群,配合Keepalived实现主备切换,确保服务连续性。
- 数据容灾
-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:定期使用
mysqldump等工具备份数据库,配置主从复制或分片集群,提升数据可靠性。
- 分布式缓存:引入Redis、Memcached缓存热点数据,减少数据库压力,支持缓存高可用配置。
- 异常处理与熔断
- 代码级容错:通过Java异常处理机制(try-catch)捕获故障,执行备用逻辑(如降级策略)。
- 熔断器模式:使用Hystrix等库实现熔断,当服务异常时快速失败,避免级联故障。
- 监控与自动化恢复
- 系统监控:通过Prometheus、Grafana监控服务器性能,结合ELK Stack分析日志,及时发现异常。
- 自动化脚本:编写Shell脚本实现应用启停、备份恢复等操作,结合Cron定时任务定期执行。
- 基础设施保障
- 服务器冗余:部署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,通过Pacemaker+Corosync实现集群管理,自动切换故障节点。
- 存储冗余:使用RAID技术或分布式存储(如Ceph)保障数据存储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