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!
大数据时代,数据成为社会和组织的宝贵资产,像工业时代的石油和电力一样驱动万物,然而如果石油的杂质太多,电流的电压不稳,数据的价值岂不是大打折扣,甚至根本不可用不敢用,因此,数据治理是大数据时代我们用好海量数据的必然选择。
但大家都知道,数据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,可以说是大数据领域中的脏活累活,很多时候数据治理厂商做了很多工作,客户却认为没有看到什么成果。大部分数据治理咨询项目都能交上一份让客户足够满意的答卷,但是当把咨询成果落地到实处的时候,因为种种原因,很可能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风景。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是每一个做数据治理的企业都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cdn.xitu.io/2019/7/24/16c2292f15f1b496?w=865&h=487&f=jpeg&s=54959">
笔者涉猎大数据治理领域有6年多的时间,负责过政府、军工、航空、大中型制造企业的数据治理项目。在实践当中有过成功的经验,当然也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教训,在这些过程中,我一直在思考大数据治理究竟是在治理什么?要达到什么样的合理目标?中间应该怎么避免走一些弯路?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分享一下我曾经趟过的坑,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借鉴意义。
客户既然请厂商来帮助自己做数据治理,必定是看到了自己的数据存在种种问题。但是做什么,怎么做,做多大的范围,先做什么后做什么,达到什么样的目标,业务部门、技术部门、厂商之间如何配合做······很多客户其实并没有想清楚自已真正想解决的问题。数据治理,难在找到一个切入点。
数据问题产生的原因,往往是业务>技术,如:数据来源渠道多,责任不明确,导致同一份数据在不同的信息系统有不同的表述;业务需求不清晰,数据填报不规范或缺失,等等。很多表面上的技术问题,如ETL过程中某代号变更导致数据加工出错,影响报表中的数据正确性等,在本质上其实还是业务管理的不规范。
我在与很多客户做数据治理交流的时候,发现大部分客户认识不到数据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,只想从技术维度单方面来解决数据问题,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客户在规划数据治理的时候,根本没有考虑到建立一个涵盖技术组、业务组的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和能有效执行的制度流程,导致效果大打折扣。
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,客户往往倾向于做一个覆盖全业务和技术域的、大而全的数据治理项目。从数据的产生,到加工、应用、销毁,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他们希望都能管到。从业务系统,到数据中心,到数据应用,里面的每个数据他们希望都能被纳入到数据治理的范围中来。
但殊不知广义上的数据治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,包括很多内容,想在一个项目里就做完通常是不可能的,而是需要分期分批地实施,所以厂商如果屈从于客户的这种想法,很容易导致最后哪个也做不好,用不起来。所以,我们需要引导客户,遵循2/8原则——80%的问题产生于20%的系统和数据——从最核心的系统、最重要的数据、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开始着手做数据治理。
很多客户都认为,数据治理就是花一些钱,买一些工具,认为工具就是一个过滤器,过滤器做好了,数据从中间一过,就没问题了。结果是:一方面功能越做越多,另一方面实际上线后,功能复杂,用户不愿意用。
其实上面的想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,数据治理本身包含很多的内容——组织架构、制度流程、成熟工具、现场实施和运维——这四项缺一不可,工具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。大家在做数据治理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,但实际上所有的活动流程、制度规范都需要人来执行、落实和推动,没有对人员的安排,后续工作很难得到保障。建议大家在做数据治理的时候将组织架构放在第一位,有组织的存在,就会有人去思考这方面的工作,怎么去推动,持续把事情做好,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治理工作,才更容易推广落地。
很多客户一说到数据治理,马上就说我们有很多数据标准,但是这些标准却统统没有落地,因此,我们要先做数据标准的落地。数据标准真正落地了,数据质量自然就好了。
但这种说法其实混淆了数据标准和数据标准化。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:数据标准是一定要做的,但是数据标准化,也就是数据标准的落地,则需要分情况实施。后续会有一篇专门的文章,来讨论数据标准和标准化工作。
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平台,业务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,配置好了数据质量的检核规则,也找出来了一大堆的数据质量问题,然后呢?半年之后,一年之后,同样的数据质量问题依旧存在。
发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形成数据质量问责的闭环。要做到数据质量问题的问责,首先需要做到数据质量问题的定责。定责的基本原则是:谁生产,谁负责。数据是从谁那里出来的,谁负责处理数据质量问题。定责之后是问责,问责之后是整改和反馈,然后是质量问题的新一轮评估,直至形成绩效考核和排名。只有形成这种工作闭环,才能真正提升数据质量。
很多数据治理的项目难验收,客户往往有疑问:你们做数据治理究竟干了些啥?看你们汇报说干了一大堆事情,我们怎么什么都看不到?发生这种情况,原因往往有前面误区一所说的客户需求不明确,误区三所说的做了大而全的数据治理而难以收尾等,但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,那就是没有让客户感知到数据治理的成果,可以在成果的可视化呈现,以及平常与客户的沟通、培训、知识转移等过程中,就数据治理的重要性、发挥的价值等方面对客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大数据厂商提出来数据治理的各种理念,有的提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,有的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服务化数据治理,有的提出减少人工干预、节省成本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数据治理,在面对这些概念的时候,我们一方面要对数据现状有清晰的认识,对数据治理的目标有明确的诉求,另一方面还要知道数据治理中各种常见的误区,跨越这些陷阱,才能把数据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,项目取得成效,做到数据更准确,数据更好取,数据更好用,真正地用数据提升业务水平。
作者简介:蒋珍波, 6年+大数据治理经验,擅长为客户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治理解决方案。曾先后供职于东南融通、软通动力、普元信息等公司,负责过数据仓库建设、BI、大数据平台、数据治理等售前咨询等工作,有政府、电力、制造业等行业经验。目前在数澜科技担任大数据平台售前咨询工作。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为主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:is@yisu.com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