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配置Tomcat详细日志记录
确保Tomcat配置文件(server.xml)中启用了足够详细的日志级别,以捕获异常流量的关键信息。例如,调整org.apache.catalina、org.apache.coyote、org.apache.tomcat等核心组件的日志级别为DEBUG,可记录请求处理细节、连接状态等,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。
2. 聚焦异常流量特征分析
Tomcat的访问日志(默认路径:logs/localhost_access_log.*.txt)是监控异常流量的核心来源,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:
X-Forwarded-For伪造IP)、请求URL包含特殊字符(如../路径遍历)或大量重复请求(如重复提交表单);bytessent/received(发送/接收字节数)激增,可能导致带宽耗尽或服务器过载。3. 利用日志分析工具实现自动化监控
手动分析日志效率低,建议使用专业工具实现自动化:
Common Log Format或自定义格式),将数据存储到Elasticsearch中,再通过Kibana创建可视化 dashboard,展示请求频率、状态码分布、IP来源等指标,并设置异常阈值告警(如1分钟内500次404错误触发邮件通知);index=tomcat status=404 OR status=500 | stats count by src_ip)快速定位异常流量的来源IP或接口;4. 设置实时告警机制
根据异常流量特征配置告警规则,当达到阈值时及时通知管理员。例如:
maxThreads的80%)或请求延迟(response time超过2秒)时,联动日志分析结果,快速定位异常流量的根源。5. 定期审查与优化日志策略
logging.properties文件,设置日志文件的大小限制(如java.util.logging.FileHandler.limit=50000,50MB)和备份数量(如java.util.logging.FileHandler.count=5),避免单个日志文件过大导致磁盘空间耗尽;logrotate工具定期归档旧日志(如每天归档一次,保留30天),节省存储空间的同时保留历史数据用于回溯分析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