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goDB在Linux上的存储优化
小樊
49
2025-08-15 16:37:14
MongoDB在Linux上的存储优化
-
硬件与系统层优化
- 使用SSD存储:显著提升读写速度和IOPS,降低延迟。
- 增加内存:确保足够内存缓存数据和索引,减少磁盘I/O。
- 优化内核参数:调整文件描述符限制、关闭
atime
等,提升系统性能。
-
存储引擎配置优化
- 选择WiredTiger引擎:支持压缩和文档级锁,适合大多数场景。
- 调整缓存大小:设置
storage.wiredTiger.engineConfig.cacheSizeGB
为服务器内存的50%-75%。
- 启用压缩:使用
blockCompressor: snappy
或zlib
减少磁盘占用。
-
数据与索引优化
- 合理设计索引:为高频查询字段创建索引,避免全表扫描,可通过
explain()
分析索引命中情况。
- 覆盖索引:设计包含查询所需字段的索引,减少回表查询。
- 分片技术:对大数据集按分片键水平拆分,分散存储压力。
-
配置与日志管理
- 调整日志级别:通过
systemLog.verbosity
降低非必要日志输出,减少磁盘占用。
- 日志轮转:使用
logrotate
工具定期压缩、清理旧日志,避免日志文件过大。
- 禁用透明大页(THP):在BIOS中禁用,避免影响数据库性能。
-
其他优化措施
- 批量操作:使用
insertMany
、bulkWrite
等减少网络开销。
- 定期维护:清理无用数据,执行
compact
命令整理碎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