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上Jellyfin的带宽要求
一、基础带宽要求
Jellyfin作为开源媒体服务器,其带宽需求与视频质量、转码需求及并发用户数直接相关。根据官方及社区实践,最低带宽要求如下:
- 标清视频(SD,480p):约1-2Mbps(每路流)。此类视频分辨率低、码率小,适合网络条件有限的环境(如老旧小区宽带)。
- 高清视频(HD,720p/1080p):720p约3-4Mbps,1080p约5-8Mbps。高清视频对带宽要求显著提升,若需流畅播放(无卡顿、缓冲),建议预留1.5-2倍的冗余带宽(如1080p视频预留10Mbps以上)。
- 4K视频(UHD,2160p):约15-25Mbps(H.264编码)或更高(H.265编码可降低至10-15Mbps)。4K视频码率高、数据量大,需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持(如家庭千兆宽带或企业级专线)。
二、不同场景的带宽建议
- 家庭个人使用:
若仅1-2人日常观看,推荐10-20Mbps下行带宽(覆盖1080p/4K视频需求),同时预留10%的冗余以应对网络波动。
- 家庭多用户/小型办公:
若有多人同时观看(如客厅电视+卧室平板),推荐20-50Mbps下行带宽(确保多人并发时不互相抢占带宽)。
- 高流量公共场景:
若用于社区、小型网吧等公共场景(多设备同时访问),推荐50Mbps以上下行带宽,并根据实际用户数调整(如10人同时观看4K视频,需至少150Mbps带宽)。
三、影响带宽的关键因素
- 视频编码格式:
H.265(HEVC)编码的视频比H.264(AVC)节省约30%-50%带宽(如1080p视频,H.264需8Mbps,H.265仅需4-5Mbps)。若服务器和客户端均支持H.265,可显著降低带宽压力。
- 转码设置:
若客户端不支持原视频编码(如旧设备无法播放H.265),Jellyfin需将视频转码为客户端支持的格式(如H.264),此时带宽需求会翻倍(如1080p H.265视频转码为H.264,需10-16Mbps)。建议优先使用支持硬解的客户端(如智能电视、安卓TV盒),避免不必要的转码。
- 并发连接数:
同时连接的客户端越多,总带宽消耗越大(如10个设备同时观看1080p视频,需50-80Mbps带宽)。需根据预期并发数调整带宽配置。
四、带宽优化建议
- 使用CDN/反代:
若服务器位于国内,可通过CDN(内容分发网络)或反代(如Nginx反向隧道)将内容分发至离用户更近的节点,减少网络延迟和带宽占用。
- 限制带宽使用:
在Jellyfin配置文件(/etc/jellyfin/config.yaml)中设置带宽限制(如全局限制10MB/s、每个用户限制5MB/s),避免单个用户占用过多带宽影响其他用户。
- 优化网络设备:
使用千兆路由器、交换机等设备,确保网络传输瓶颈不在硬件;关闭服务器其他占用带宽的应用(如下载、直播),优先保障Jellyfin的带宽需求。